洞庭湖畔看小康·寻找最美笑脸┃剪出美好新生活
11月19日下午晚上7时,在长沙刚刚结束一天美容项目培训的张青云下地铁后一路小跑,终于赶上了回常德的k1172次列车。
平时在长沙进行培训,放假期间就马不停蹄赶回常德的粤港美容美发学校继续上课,今年36岁的她又找回了年轻时的学习劲头,全力备战全国残疾人岗位能手精英竞赛。
张青云的老本行是美发行业,今年经过残联系统的培训,参加湖南省第三届残疾人岗位能手职业技能竞赛,获得了美容项目一等奖和“湖南省技术能手”称号。
“月底就要比赛了,现在只能抓紧一切时间学习、实操,不敢休息。希望自己的努力有回报,希望这次比赛能拿到好名次!”
如果不是仔细地观察,常人难以发现她右手关节的残缺。除了中指还剩下完整的关节,其余手指长短都只有正常手指的一半。
“以前穷,烫伤发炎了没钱治,不然不会这么严重。”张青云回忆起过去,脸上掠过一丝遗憾。两岁时,她不慎摔进火坑被烧伤,由于当时医疗水平不够发达,加上家庭贫困没钱治疗,导致右手留下了终生残疾。
也由于家庭贫苦,张青云初中毕业就辍学了,当上了美发店的学徒,和父母一起供哥哥读了技校。“你的手好重,你就适合在农村砍柴,不适合做这行。”“你拿剪刀的姿势不对,剪不出好看的头发”……这样的质疑声,让时年16岁的张青云敏感又自卑,但她铆足了劲,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,学到了一手理发技术,也渐渐积累了一定的客源。
后来,她东拼西凑,在常德高新区开了一家美发店。装修店面的钱是借的,租金是借的,店里的水电粉刷是老公做的,店里需要的工具设备也是从美发用品供应商赊来的,但好歹有了自己的店,张青云心里说不出的高兴。
早上8点起床,晚上9点下班,洗头和理发都是张青云一个人完成,每天工作时长13个小时,年纪轻轻的她落下了颈椎病。但越来越多的顾客开始认同她的手艺,她的理发店也越来越热闹。
“最多的时候一年能挣上十余万,还贷款买了房子,终于有了自己的小窝,心里那个高兴啊!”张青云笑得爽朗,今年他们又搬家到紫桥社区。“房子是小户型,但是我们装修得很温馨,并且这里离小学和中学都很近,现在女儿已经转学到紫桥小学了。”
张青云的老公在中联重科上班,虽然工作很忙,但是只要一有时间就在家陪伴妻女,孩子也慢慢懂事了。今年搬家后,张青云没再继续开店,只是不时在家里给家人理发。
“理发的手艺不能荒废,等比赛结束了,我还打算再在新家附近开个理发店,再加入一些美容项目,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!”张青云说话时嘴角不自觉往上扬起,“一家人每天都能和和美美在一起,这就是我想要的幸福。”
本来转自尚一网, 记者 丁时慧 通讯员 胡怀予 文/图/视频
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!